三农民工开俱乐部 重庆数十大学生堕入其中
新华社记者朱薇“您想领略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吗?想感受重庆女孩的浪漫吗?”“阳光女孩、聊天旅游、公关应酬、翻译写作”……一些伴游公司将这些极富性的字眼赫然印制在各类宣传卡片上,“票串串”们将这些“香艳”卡片在重庆闹市区广为散发。
9月9日上午,重庆首例因开办大学生俱乐部而被查办的案件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宣判(本报曾予报道),伴游公司大量招募大学生从事服务的内幕渐渐被揭开,这起案件的操作者居然是重庆的三个农民工。
2004年6月,一家未取得合法经营手续的“大学生商务俱乐部”在重庆知名的文化区沙坪坝区开门营业。他们多次在重庆一些时尚媒体上刊登“招聘聪慧、阳光、时尚的在校大学生和商务女性”等内容的广告,甚至将招聘广告张贴到了大学校园内。在这个俱乐部的成员登记表上,在册的女大学生达70多人。
2004年12月2日下午,某大学女生小蒋在俱乐部的安排下,在与一个客人发生性关系时,被警方当场抓获。经警方查证,“大学生商务俱乐部”明里是向企业、个人提供商务助理、翻译服务,暗地里却诱导、介绍女大学生和社会女青年从事活动。
俱乐部在接到客户打来电话后,便会根据客户需求安排人员“出单”———即与客户见面。从一些涉案的女大学生口中,记者得知所谓的“出单”分“荤”“素”两种,“素单”是陪吃饭、聊天等,价格在400元左右。“荤单”是指提供性服务,价格在800元以上。会员还可根据客人的具体要求谈价,除交给俱乐部300元-400元“管理费”外,其余归自己所有。据了解,这个俱乐部有严格的制度,比如会员分为专职和兼职,专职会员必须随叫随到。新会员要交500元信誉金。每次“出单”10分钟后,必须打电话回俱乐部说明情况等。小蒋称,如果有客人打电话要求“出单”,俱乐部就会电话通知她们,告诉见面地点和客人的电话、车牌等,大多数是客人亲自开车来接。
“我第一次‘出单’,客人给了我800元,我把500元交给了俱乐部。”一名女大学生低着头小声说道。许多女大学生还不约而同地提到,俱乐部常常暗示她们:“放开些”。
并排站在被告席上的杨福云、杨福海、杨福洪三兄弟都是从重庆农业大县江津市走出来的农民。自称“文化不高不懂经营”的他们却把这家俱乐部的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
杨福云外号“毛哥”,出资创办俱乐部,主要负责招募大学生和对外宣传广告;杨福海绰号“杨哥”,主要负责接听客户电话,安排所招聘人员“出单”、收款;“三哥”杨福洪负责后勤杂务。
在法庭上指证时,一位姓王的女大学生说:“刚到俱乐部工作的第三天,杨福洪就安排我‘出单’陪一公司老总过夜,被我拒绝。后来又有一次,在我拒绝客户的性要求回俱乐部后,杨福洪还找到我谈线日上午,因犯引诱、介绍罪,杨福云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杨福海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杨福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